講員:連國欽 牧師
主題:效法耶穌的溝通技巧
經文:馬太福音十三章1-3;10-11;17-18節
我要效法耶穌的溝通技巧,好讓我的生命更加的成熟。
馬太福音十三章1-3節
1.當那一天,耶穌從房子裡出來,坐在海邊。
2.有許多人到祂那裡聚集,祂只得上船坐下,眾人都站在岸上。
3.祂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,說:「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。」
馬太福音十三章10-11節
10.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:「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?」
11.耶穌回答說:「因為天國的奧秘,只叫你們知道,不叫他們知道。」
馬太福音十三章17-18節
17.我實在告訴你們,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,要看你們所看的,卻沒有看見;要聽你們所聽的,卻沒有聽見。
18.所以,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。
主題:效法耶穌的溝通技巧
經文:馬太福音十三章1-3;10-11;17-18節
我要效法耶穌的溝通技巧,好讓我的生命更加的成熟。
馬太福音十三章1-3節
1.當那一天,耶穌從房子裡出來,坐在海邊。
2.有許多人到祂那裡聚集,祂只得上船坐下,眾人都站在岸上。
3.祂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,說:「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。」
馬太福音十三章10-11節
10.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:「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?」
11.耶穌回答說:「因為天國的奧秘,只叫你們知道,不叫他們知道。」
馬太福音十三章17-18節
17.我實在告訴你們,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,要看你們所看的,卻沒有看見;要聽你們所聽的,卻沒有聽見。
18.所以,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。
效法耶穌的溝通技巧
◎經文對主題的釋義:
溝通是人與人之間,思想和情感的傳遞管道。當發訊人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,編碼成為一個信息,發送給收訊人時,收訊人若能正確的解碼,又正確的回傳給發訊人時,這就是良性的溝通。相對的,如果收訊人無法正確的解碼,讓發訊人沒有收到應有的回饋,那麼就是失敗的溝通。
一、 簡化溝通的內容
1. 耶穌之所以用比喻講許多道理,很可能有三種理由:1.比喻可以使真理更為具體;2.比喻是以容易了解為出發;3.比喻容易引發人發現真理。※請問你都用什麼方式與人溝通?你曾經用過比喻嗎?效果如何?
2. 擅於溝通的人,能化繁為簡,在聽眾心中留下一幅圖畫,讓溝通容易達到目的。耶穌知道要讓人了解祂所說的,祂就用比喻在聽眾的心中,留下一幅撒種的圖畫,讓他們能了解耶穌所要表達的。為什麼耶穌要用撒種的比喻?而不是用捕魚的比喻?這就是溝通的高手,擅於就地取材,讓人有深刻印象。※你曾經有用過就地取材的比喻嗎?或是別人用過的比喻,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3. 耶穌說:「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,飛鳥來吃盡了。」(太十三4)耶穌講了這個比喻,是很有畫面的,比起在泥土上的種子,路旁的種子是容易被飛鳥發現。但接著祂就做了解釋,「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,那惡者就來,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,這就是撒在路旁的。」(太十三19)耶穌比喻飛鳥就像撒但,一旦人來到教會聽了講道,不能夠明白天國的道理,那麼等他作完禮拜,出去以後真理還是無法留在他的心中。這就是用比喻,可以簡化溝通的內容,讓人容易明白。※這週的主日講道,在你心中留下什麼?
二、 了解溝通的對象
4. 耶穌對門徒說話可以不用比喻,他們就能夠聽懂。但對其他的眾人,祂就必須用比喻,他們才能夠明白。因此,不管用比喻或不用比喻,耶穌就是了解溝通的對象。然而在溝通中最大的障礙,就是不了解溝通的對象。當不了解對象時,就容易產生誤解。※你曾經因為不了解溝通的對象,而產生誤解的經驗嗎?當時你是如何處理那個誤解?
5. 耶穌的溝通是以改變人的生命為主。因此,祂都是針對對象而說出他們能懂的話。耶穌知道當時的人看過荊棘,因此,祂把世上的思慮和錢財的迷惑比喻成荊棘,這樣那些聽眾就知道,為什麼他們需要清除心中的思慮和迷惑,才能明白真理,如此他們的生命才可以被改變。這就是耶穌了解祂所要溝通的對象,以致他們聽得懂耶穌所說的話。※如果你是父母(主管、老師、小組長---),你了解你的孩子(部屬、學生、組員---)嗎?你可以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?
6. 其實在生活或工作中,只要你去關注溝通的對象,你就能夠了解他們,在溝通上你就不會只有你想說什麼,而你是會想講他們想聽到的是什麼。※在你所關注的對象中,你有過用真理把人引到神的面前,而看見他們被神更新的經驗嗎?
三、 抓住溝通的機會
7. 耶穌之所以抓住溝通的機會,從經文中可以看見有二個理由:第一、祂看見許多渴慕的人;如果你相信講道也是敬拜神的話,那麼講道就是一種神在我們當中的溝通。《當代基督教講道學》這本書提到一個論點,「講道是講道者與會眾,一起探索上帝話語的奧秘。」當講道者和會眾都能一起明白真理,如此講道就是一種溝通。※你有過在許多人面前,成功的抓住溝通的機會,讓人知道你所要表達的經驗嗎?
8. 第二個理由是門徒發出問題問耶穌。當你的孩子發出問題時,就是你要抓住溝通的機會,千萬不要告訴他,你很忙!也不要否定他的問題,否則你會失去一次溝通的機會,甚至嚴重的話,很可能造成孩子心中永遠的痛。※講道中的媽媽回應孩子的問題,給你什麼提醒?你的孩子曾經向你發問過的問題,你曾給他真理的回應,讓他感到滿意的經驗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